悼 词
大地无语,苍天悲泣。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们亲爱的朋友李佳和钱云夫妇。
李佳博士和钱云女士于2008年6月16日傍晚在探访了他们在西点军校就读的儿子李优之后,不幸在纽约州橙县因车祸双双遇难。李佳终年60岁。钱云终年58岁。
噩耗传至达福,侨界为之震惊。感念斯人功德,痛惜英年早逝。
李佳,1947年8月2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李荆璞。李佳高中毕业后,于1969年由北京到黑龙江省下乡务农并于1972年进入东北重型机械学院轧钢系学习,1975年大学毕业后任职于北京重型机械厂。他197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习,1979年作为文革以后国家选送的首批公派留学生来到美国,并成为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后于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李佳博士自1978年进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后,一直从事探索基本粒子的科学研究,曾任该所副研究员,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频谱仪的首席工程师。1992年到UTA之后,他先后参与了费米国家实验室的D零项目,欧洲核子中心世界最大强子对撞机中的ATLAS项目,和计划中的国际直线对撞机以及探测器方面的设计与发展工作,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优秀物理学家。此外,他利用业余时间在阿灵顿中华汉语学校教授趣味物理,多年担任该校义工,与钱云一道,积极参与达福地区的华人的活动,广做善事,是一位一贯助人为乐的热心人。李佳虽然出身将门,但他从不炫耀。他关心妻子,慈祥为父,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
钱云,1949年12月28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一个工人家庭,1952年随父母迁至辽宁省抚顺市并在该地完成中学教育。她1968年到辽宁省插队务农,因表现出色,于1972年经推荐进入东北重型机械学院自动化控制系学习并作为学员代表担任学院党委委员,1975年大学毕业后到北京海军第七设计研究院参加工作。钱云在学期间与当时就读于同校轧钢系的李佳相识,后于1977年结为伴侣。她1991年携幼子李优到芝加哥看望在费米实验室工作的丈夫,于1993年随夫迁来德州生活。钱云生前长期义务担任UTA中国学生和学者联合会顾问,当选过多届美中专业人士协会(ACP)理事,是ACP的终身会员,并曾两次荣膺最佳会员称号。她在阿灵顿中华汉语学校任教达10年之久,并于2008年春荣获中国政府颁发的中文教育优秀教师奖。钱云多年来热情地服务华人社区,是达福地区有名的“热心钱大姐”,为美南侨界知名活动人士。她待人诚恳,乐于助人,
为众多初来美国的学生,学者提供帮助,为华商牵线搭桥。她组织赈灾义卖,介绍中国文化,帮助大家购买长途话卡,协办回国签证,代购航空机票,尽其所能,方便侨界,是大家的好朋友。钱云不仅是知名的社会活动家,更是一位贤妻良母。她勤俭持家,关爱丈夫,教子有方,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李佳、钱云夫妇不幸双双辞世的噩耗传来时,我们悲痛不已,都不愿相信这是事实。李佳,
钱云:
你们虽然走了,但你们的音容笑貌有如昨天。我们曾期待着像往常一样的和你们一起欢乐,一起烦恼,一起助人为乐,一起服务社区;一起议论世界万千,一起感悟人生真谛。如今,你们走了,我们为失去你们这样一对朋友,一对热心助人的夫妇,一位尖端科研领域的英才,一位海外中文教育的良师,一对仁慈博爱的父母,而扼腕叹息、而哀伤悲痛!然而,我们相信,你们走的时候,是带着微笑走的。因为你们的人生是光彩的,是充实的,是丰硕的,是充满着爱的。请相信,你们心爱的儿子李优会坚强成长。你们未尽的事业,会后继有人。在今后的岁月中,你们都将和我们同行,你们撒在人间的爱心会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李佳,钱云:我们亲爱的朋友,安息吧!
好人,一路平安!
(李和平)
|